“香噴噴的豆包”
“谷愛凌愛吃餡餅”
“外國人還愛吃餃子”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
掌聲和笑聲,
勾起了全國人民對冬奧的美好回憶。
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第二輪動作完成后,谷愛凌開心地邊吃餡餅邊等成績。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后,谷愛凌在微博曬圖:“我又吃到餡餅了!”
回憶是有味道的。
在冬奧村冰雪凌冽的甘甜中,
飄逸著濃厚的“中國味兒”,
細聞——
香甜軟糯,
馬耳他選手珍妮絲·斯皮泰里告訴你,
這是中國豆包的味道。
在與中國豆包結下不解之緣后,
她的視頻賬號一下子獲得了過百萬的點贊。
作為冬奧村豆包“代言人”,
她在冬奧村的食堂快樂分享美食。
通過她的賬號,
也可以看到她的訓練日常,
她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韌的意志,
最終站到了冬奧賽場上。
這些視頻讓人感受到運動員追夢之路的艱辛。
但珍妮絲·斯皮泰里是樂觀的,
就像《馬耳他時報》描述道:
“珍妮絲·斯皮泰里站在人群中,
堅定、頑強、專注,
陪伴著她的是
巧克力餅干和實現目標的渴望?!?/div>
感染到大家的不只是她的“吃貨屬性”,
更是她作為運動員樂觀向上的精神!
這邊有人沉醉于甜甜的豆包,
那邊已經有人愛上了餃子!
美國運動員朱莉婭·馬里諾則是
水餃狂熱愛好者。
她說自己每天訓練回來就吃餃子,
從到冬奧村算起,已經吃了200多個餃子。
餃子是始終能讓她感到愉悅的食物。
她不僅迷上了餃子,
還迷上了中國風的賽道“雪長城”:
“我從未在別處見過這樣的設計,
真是太喜歡這條賽道了!”
“雪長城”不僅有文化審美功能,
還有實際防護作用。
“雪長城”可以起到擋風作用,
保護運動員做空中動作時的安全。
在運動員眼中,
只要看到這條“雪長城”,
就知道這是在中國。
“食物看起來真是不錯,我都要品嘗品嘗?!?/div>
冬奧村的美食太上頭了!
怕回憶不足以記下中國美食的色香味
外國選手紛紛拍攝vlog
記錄在冬奧村食堂的驚喜時光!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
為志愿者的暖心行為感動落淚的
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
也轉型拍攝“吃播”。
宮保雞丁、餃子、糖醋里脊、
麻婆豆腐、擔擔面……
這些還不夠,
她還向網友發問:
還有什么好吃的推薦?
每次用完餐送餐具,
看到即使辛苦也會面帶微笑的工作人員,
她會用中文說聲“謝謝”。
特莎·莫德說:
“我真的很愛他們!”
根據北京冬奧組委發布的
北京2022年冬奧會運動員菜單,
冬奧村餐廳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特色菜品
共計678道,
設置了世界餐臺、亞洲餐臺、中餐餐臺、
清真餐臺、披薩與意大利面餐臺、
沙拉臺和調味品臺、鮮果臺、
面包和甜品臺等12種餐臺。
每天約200道供各國運動員食用,
以每8天為一個周期進行輪換。
每餐都有一系列素食和清真菜式,
并提供猶太潔食服務,滿足不同口味、
不同宗教的特定飲食需求,
讓運動員充分感受中國的熱情和好客之道。
這份菜單邀請運動、營養和餐飲等
多個專家團隊針對食材成分、
菜品規格和制作流程進行了充分研究,
菜品不但豐盛還很用心。
中華美食在冬奧村,
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
共筑了一場“中國味兒”的冰雪奇緣。
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后,
谷愛凌說,自己特別特別開心,
總書記還說了餡餅的事兒。
“能讓這么多人認識到中國文化,
也是很大的榮幸?!?/div>
最后
大家一起聽聽
谷愛凌即興創作的
“凍餡餅之歌”吧!
(編輯:魏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