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總體概念?!边@一重大論斷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際和國內的結合上,指明了共同富裕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對“為何強調共同富?!薄叭绾未龠M共同富?!薄霸鯓油苿庸餐辉!弊鞒隽烁拘?、方向性的透徹闡明。共同富??傮w概念內嵌深刻的哲學意蘊,從矛盾運動、歷史主體和科學實踐的角度對共同富??傮w概念進行哲學闡釋,能夠認識其實質,理解其要義,把握其特征,以解決“怎么看”“怎么干”的問題,扎實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從矛盾運動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是奮力追求的長遠目標,不能忽略過程,要把握總體中的階段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并在新舊矛盾的更迭中推動事物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過程及其每個階段同樣充滿著矛盾,矛盾不斷出現并不斷解決,矛盾雙方不斷運動變化,使共同富裕追求過程的發展規律呈現階段性的發展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即是揭示共同富裕不是抽象不變的,而是具體歷史的,它的實現無法一蹴而就,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實現這一過程需要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共同富裕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上和不同歷史時期中的現實立足點與實現程度受同階段、同時期社會矛盾的具體表現形式影響、決定和制約。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最需解決的是獨立基礎上的生存與溫飽問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確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為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社會條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人民亟須解決的是小康和富裕問題,我們黨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勾畫出先富、共富的戰略構想,開辟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期盼實現自身全面發展,期盼實現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方面更加富盈的生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迎來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新階段。從追求“獨立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從“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同富裕的追求形成了前后銜接、不斷推進的階段性過程。共同富裕作為總體概念,是階段性意義上的發展深化,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矛盾運動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從歷史主體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不能割裂看待,要把握總體中的全面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深刻揭示了人民群眾作為人類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作為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推動者,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從歷史主體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的主體是全體人民,為了全體人民,依靠全體人民,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真正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薄笆菍θ鐣缘?,不要分成城市一塊、農村一塊,或者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各一塊,各提各的指標,要從全局上來看”。這些論斷,深刻指出了共同富裕的人民屬性,彰顯出共同富裕的全民性,強調共同富裕即是追求全民共富、全民共創、全民共享。盡管在不同歷史時期,實現共同富裕的內涵和要求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征,中國共產黨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維度和實踐向度。在實現范圍上,強調全民覆蓋。共同富裕之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掉隊,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的富裕;在實現方式上,強調全民共創。全體人民既是受益者又是貢獻者,增強全體人民致富本領,倡導和鼓勵全體人民勤勞致富、創新致富,在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中實現共同富裕;在實現目標上,強調全民共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強調均等富裕,而是堅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結合,努力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共同富裕作為總體概念,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意義上的,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歷史唯物論中人民主體性的認識和把握。
從科學實踐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是久久為功的,不能整齊劃一,要把握總體中的辯證性。作為改造社會和自然的有意識的活動,人類正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不斷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叭w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鄭重承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是2035年遠景目標的鄭重宣言。從科學實踐的角度來看,這既指明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也揭示出我們科學實踐共同富裕的內在規定性,隨著共同富裕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變化,我們的共同富裕實踐是一個總體性的實踐過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不可能全社會齊步走,要辯證地看待和把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4億人都要實現共同富?!氨仨毮_踏實地、久久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時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區同時達到一個富裕水準,不同人群不僅實現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時間上也會有先有后,不同地區富裕程度還會存在一定差異,不可能齊頭并進”。這一論斷以科學的態度展現了共同富裕實現的差序性特征,必須遵循從局部到整體、從量變到質變的進程。共同富裕實踐離不開現實基礎,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舊存在,這些現實基礎決定,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各地區推動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不盡相同,縮小各方面差距需要的制度改革和政策調整必須循序漸進等,這些現實基礎決定,各地區實現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一個速度,不能搞“平均主義”,不可能做到同時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只能是差序的分階段的動態的發展過程。共同富裕作為總體概念,是程度、時間、步驟、區域差序上的梯次推進,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實踐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ㄗ髡撸厚R純紅,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