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電影是一種放映時讓人產生立體空間感和具有明顯縱深感的電影,通常需要佩戴立體眼鏡以實現對立體影像的視覺感知。在上世紀上半葉,“立體電影”較為頻繁出現于國內報刊報道或相關史料記載中,在世界多國已取得研制進展的境況下,當時國內的觀眾對“立體電影”這一新生事物充滿憧憬與期待。從膠片時代中國立體電影的技術探索,到數字時代中國立體電影的攝制突破,立體電影在我國的研制與發展歷程與國家電影事業的進步息息相關。在中國電影科技已然全面取得較大歷史突破的時刻,全面回顧中國立體電影觀影藝術史,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具有現實意義,以史為鑒,民族電影事業更能增添繼續創造輝煌的信心。
中國立體電影的誕生
1895年電影誕生,第二年我國就已有電影放映活動,待中國電影誕生時的1905年,國外已開始研制立體電影。上世紀10年代至20年代,立體電影在美國實現了從試映到公映,在蘇聯、英國、德國等國家也有一定進展。這一時期,國內也開始了對國外這一新生事物的關注歷程,當時的國內開始出現較為特殊的從國外引入的立體影像游戲體驗節目,觀眾在觀看時需要佩戴紅綠眼鏡。在我國早期的《申報》《北洋畫報》《天津商報畫刊》等報刊中都有紅綠眼鏡的介紹和國內佩戴紅綠眼鏡觀看立體影像魔術表演的記載。20年代至30年代,紅綠眼鏡魔術表演成為一種在國內較為新奇的影像藝術形式,通常在放映電影換片的間隙進行表演,以博觀眾一樂,因為多了魔術表演項目,電影票價便也稍有提升,并在入場時向觀眾發放一副紅綠眼鏡。在燈光效果下,觀眾通過白色布幔能夠看到各種新奇的立體影像。一邊是國外頻繁傳來的各國立體電影研制進展,一邊是國內觀眾實際看到的立體影像魔術表演,人們充滿著對立體電影的觀影期待,也曾將立體影像魔術表演誤認為立體電影。
中國立體電影是在人民對國家自主技術突破充滿期待的熱望中誕生的,它的研制飽含著國家電影事業對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各項事業都奮起直追,文藝作品也逐漸豐富。1956年“雙百”方針提出,寬松的社會文化環境帶來銀幕風格多樣化,電影事業呈現全面發展態勢,電影作品的娛樂審美功能也重新開始受到重視。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電影史上出現了“獻禮片”熱潮,在文藝創作的思想水平、藝術內涵和技術形式等方面都力求實現最大程度的突破。電影作品全方位呈現著各領域不同行業人們的生活,在貼近時代和貼近現實的影像中呈現著新社會新氣象,對于這一時期立體電影的創作也是同樣如此。1959年對于中國電影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文藝創作成為了呈現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與經驗的重要方式,這一年我國取得了立體短片的攝制突破。1962年我國第一部立體電影、表現新舊社會對比的《魔術師的奇遇》攝制成功,60年代立體電影迅速成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和影響力的文化娛樂方式,迎來新中國初次立體電影觀影熱潮。中國立體電影在早期熱潮期,放映場次和觀看人次都非??捎^,這帶來的是一代人共同的影像記憶。
1976年以后,為滿足廣大電影觀眾的要求,國內部分城市恢復了立體電影院。80年代,《魔術師的奇遇》在全國復映,也讓國內有些地區的觀眾第一次目睹了立體電影,立體電影數量也逐漸豐富,如《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等。這一時期立體電影除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放映之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同樣出現了立體電影觀影活動,隨著鄉村經濟的發展和群眾觀看立體電影愿望的高漲,立體電影也不斷被輸送到鄉村,以豐富更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于當時的許多觀眾來說,通過立體電影這扇窗口,他們能感受到祖國電影科技的日新月異,更增添著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心。
中國立體短片的成功試映和第一部立體電影的正式放映都發生于“十七”年期間,就當時的歷史語境而言,以“為工農兵服務”的電影創作理念深入人心,這一時期中國電影作品整體而言都偏重內容,注重質樸美和生活趣味。改革開放后,我國電影業在制片、發行、放映等領域取得新突破,不斷為人民群眾奉上更優質的影片,而對于立體電影的研制也體現著我國為縮小與世界電影科技差距而做出的巨大努力。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我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不斷獲得突破。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人們的經濟生活與整個社會面貌不斷變遷,我國立體電影也在從膠片到數字的探索中,完成了此前一代代觀眾對于立體電影的觀影期待。在歷史的變遷中,通過立體電影這一種科技屬性較強的電影技術類型,我們更能覺察它與國家電影事業發展戰略的重要關聯。在技術的革新和影像內容藝術性的提升中,人們能夠通過立體電影作品獲得更具科技感的娛樂與文化體驗。
不論是上世紀60年代還是80年代國內立體電影觀影熱潮,都與當時并不豐富的精神文化娛樂方式密切相關。電影步入數字時代之后,我國在進口立體電影的沖擊和壓力下,不斷探索立體電影技術與藝術融合的最佳呈現形式,歷經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如今已實現從有到優的歷史轉變。從膠片到數字的轉變歷程中,不同歷史階段的觀眾觀看著不同形態的立體電影,構筑著幾代人對于立體電影的觀影記憶。作為新奇事物和特殊技術類別的立體電影,其在不同技術形態階段也映射人們的生活。立體電影的放映史和立體電影院的變遷史也見證著國家經濟、科技和影視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
市場化時代的立體電影祛魅
2009年,數字3D電影成為國內電影界熱門話題,這一年被國內學界稱為“3D元年”,立體電影技術與藝術關系的探索開始進入新的階段,全然不同于上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電影膠片時代的立體電影熱潮。在數字時代,影像“隨心所欲”的生成特性讓立體技術的特性也進一步增強,帶給觀眾的觀影震撼也更強烈。電影行業進入全球化和數字化時代后,我國立體電影的發展逐漸從傳統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本位中有所脫離,開始著重反映影像視覺文化的潮流,以及有意識應對外來影視作品的競爭。2012年《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規定,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約20部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協議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國產數字立體電影加快探索步伐。2019年國產立體電影《流浪地球》廣受好評,充分顯示著我國數字立體電影制作能力已成熟。
新中國成立以來,立體電影在中國的自主研制與放映活動充分體現著扭轉民族電影科技在世界上落后局面的民族自信心,也體現著我國電影科技在推動社會文化發展方面,一直在力求更好地增強民族電影科技文化的創造性和活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權益,而這些都是最終增強中國影視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基礎工作。中國立體電影的觀影價值在膠片時代和數字時代有著不同的體現。在電影膠片時代,中國社會文化產品相對匱乏,立體電影成為一種較為廣泛的群眾性觀影藝術形式,一代代觀眾的觀影熱情和好奇心持續存在,數字時代的市場化發展則讓觀眾心中的“神秘色彩”逐漸褪去。
當我們回顧立體電影在中國的觀影歷程,會發現人們“想象中的立體電影”從上世紀30年代就已存在。其后,我國立體電影的研制努力都是為了早日實現觀眾早已有之的立體觀影想象。從膠片時代到數字時代的“祛魅”,立體電影在我國逐漸進入常態化的發展軌道。
中國立體電影的發展在中國電影科技演進史和人民電影事業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記。通過回溯立體電影在中國的放映發展歷程,我們也可以窺見中國電影科技崛起的過程,在立體電影的研制和初創階段,著力于電影技術和藝術關系的探索,在數字時代市場的影響力凸顯之后則面臨更深遠的變革。
立體電影助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
新千年之初,國內觀眾對數字立體電影的觀影需求高漲,電影科技成為國家的發展重點,我國也成為了全球立體電影較為熱門的新興市場。立體電影可觀的票房前景使得立體電影的產業屬性得以發揮,這不僅推動著國產數字立體電影攝制和放映技術的發展,也助力國產電影科技的轉型升級。當前,我國電影業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進程中,探索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發展道路,電影科技的發展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通過將電影技術與藝術創作更好地結合能夠顯著增強國產電影的國際傳播力與影響力。
近十年以來,國內立體電影的發展已日臻成熟,體現在技術、題材和故事情節等諸多方面,如《戰狼》《紅海行動》《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不僅深受觀眾好評,在電影產業票房上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在近年國內票房排行中,進口3D電影的票房排位呈下降趨勢。自2013年起,國內電影產業對立體技術的運用趨于理性。2014年以后,國產電影在技術與藝術方面的探索都初獲成效,并在國內電影市場中逐漸占據票房優勢。尤其是2019年國產立體影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徹底扭轉了進口3D電影在國內電影票房市場上原本的優勢局面。這一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前兩位為國產立體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分別斬獲50億元和47億元票房,遠超進口3D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而前兩部影片的全球票房排位也很靠前,分別為第12位和第13位。融合立體技術與科幻元素的《流浪地球》被譽為“國產科幻電影里程碑”,較多觀眾對于該片特效的運用、立體效果的呈現以及故事內容、科幻場景的設定等方面給予了較高評價。
在立體電影技術演進與變革的背后,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電影產業的市場考量、政策層面的重視和觀眾對更新穎觀影方式的訴求等都起著一定作用。當下,國產立體影片的制作已總體趨于成熟,不再迎合技術,而是適時綜合運用技術為內容而服務,這也是中國立體電影技術真正成熟之后的自信。對立體電影長久的技術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著我國電影工業化進程,尤其是在影視視覺特效和制作技術經驗積累方面。2021年國產影片《長津湖》以57億元票房榮登國內電影市場榜首,作為一部主旋律戰爭片,雖然未以3D版呈現,但仍然以超強視覺特效再現抗美援朝戰爭史實,體現著我國電影工業的技術與藝術水準。倘若以3D版呈現,強化在立體感、縱深感和運動感等方面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其視覺震撼效果將得到最大程度的升級。
電影史上,任何階段的技術狀態都為電影生產劃下某種目標,而當大眾的潛在觀影愿望得以實現時,電影技術將被推向更高一級臺階。在全球化和電影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數字立體電影的發展將會加速我國電影產業的數字化與工業化進程,對我國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意義深遠。
?。ㄗ髡呦岛贾蓦娮涌萍即髮W人文藝術與數字媒體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