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跟我學:第七屆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收官——
以樂會友,“云”聽中國好聲音
全球疫情所造成的新形勢使各類線上中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躍。疫情不能阻斷世界文化的互融互鑒,反而讓人們發現了以互聯網為平臺開展文化交流所特有的直觀性、開放性和跨越時空的便捷性。中央音樂學院一直致力于探索線上音樂國際交流的形式與內容,在互聯網這一全球重要輿論領域中,用音樂藝術彰顯中華文化魅力,為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作出貢獻。日前,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央音樂學院聯合主辦,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人文學部和民族室內樂團聯合協辦,世界多國院校共同支持的線上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品牌項目——“中國音樂跟我學:第七屆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圓滿收官。
“中國音樂文化主題夏令營及研修學院”活動是一項具有8年歷史的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品牌,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孔子學院辦公室及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與體驗基地創辦。該活動主要面向全球中華文化愛好者和學習者,依托中央音樂學院乃至全球優質中國音樂教育資源,邀請世界各國具有音樂才華的師生來華進行中國樂器體驗、歷史與文化學習、實地參訪與學術交流等。2020年以來,該活動轉為線上形式,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漢語橋官方網站獨家上線。從2014年至2021年,先后有來自五大洲68個國家的600余名音樂家、青年音樂才俊和中國音樂愛好者參與了該活動,用音樂和七彩斑斕的各國文化共同鑄就了這一由線下到線上的世界音樂交流平臺。
第七屆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包含“中國樂器名家示范賞析”“走入千年中國音樂史”“行走看音樂”共3個系列的17門中英雙語課程,由中央音樂學院優秀師生團隊擔任主講、翻譯與演奏示范,吸引了來自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22個國家的141名外籍學員積極參與。
“中國樂器名家示范賞析”包括三弦、管子、箜篌、民族打擊樂、笙、嗩吶、柳琴7講,每講包含樂器講解與經典作品演奏示范兩大部分,并與2020“漢語橋·五洲樂——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中的7門課程二胡、古琴、古箏、琵琶、阮、揚琴、竹笛,共同組成了一套中華民族樂器國際教學系列視頻,以規范專業的講解演示和國際化的視角,成為中華音樂“走出去”的重要教學與文化交流資源。
“走入千年中國音樂史”共分4講,從遠古時期中華民族音樂文化起源講起,延伸至先秦、漢魏、隋唐和明清各歷史時期,內容包括講述生動有趣的中國音樂歷史故事傳說、欣賞流傳至今的古琴、簫笛等古老樂曲等,是一次對中國古代音樂的歷史巡禮。
“行走看音樂”采用新穎的實景直播形式,由中央音樂學院國際研修生、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獎學金獲得者馬泰(捷克籍),中央音樂學院香港特別行政區留學生馬詩恩擔任中英文主持,帶領世界各國學員通過網絡參觀中央音樂學院校園、聆聽師生民族室內樂的排練現場、欣賞京劇老生現場化妝和穿戴服飾的全過程、跟隨著名中國古典舞蹈藝術家體驗舞蹈動作,與學習藝術的青少年“以樂會友”,沉浸式體驗中國當代音樂教育水平和活躍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